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加快环境信披改革,补齐ESG的E短板

时间:2023-08-07 12:16:20来源 : 头条号


【资料图】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资料图/图)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ESG信息披露。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7日,已有175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ESG相关报告,占全部A股公司的34.32%。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向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三方面的责任。2023年7月21日,在“2023南方周末可持续发展传媒奖学金班”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表示,目前,我国尚未针对ESG体系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国内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仍以鼓励自愿披露为主,仅对部分特定类型和范围的上市公司作出强制披露的要求。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中国ESG评价体系中,E(环境)是打头的,但它还有明显短板。”董战峰说,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底座建立起来,有助于深入推进ESG评级工作。

全球ESG信息披露准则呈趋同趋势

国际上ESG信息披露标准的发行主体众多,缺乏统一规范,但由于市场对一致、可比、准确、完整及标准化数据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全球ESG信息披露准则已呈现趋同趋势。例如,2020年7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和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宣布开展合作,之后联合发布了《使用GRI和SASB标准进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实用指南》。2020年9月,GRI、SASB、气候变化信息披露标准委员会(CDSB)、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等五大权威报告框架和标准制定机构联合发布了携手制定企业综合报告的合作意向声明书。国际ESG标准制定组织的加速融合,对我国推进ESG体系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一致的、可比的、全面的、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地评估公司的风险和价值,为中国ESG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证券交易所是督促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的主体之一。联合国在2009年发起了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简称“SSEI”),号召证券发行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支持并执行ESG信息披露指引。据联合国可持续交易所倡议统计,全球117个交易所中,有65个交易所针对上市公司出台了ESG指引,涵盖的上市公司数量为45465家。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制度,按照要求上市公司遵守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愿,伦敦证券交易所2016发布的《ESG报告指南》,是一种指引性标准;第二类是不遵守须解释,企业可以不披露,但要向利益相关方说明原因;第三类是强制,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交易所,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国际上推进企业ESG信息披露相关经验可资借鉴:将ESG发展理念融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以法律规则制度等强制措施推进ESG信息披露;从产业链层面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ESG信息披露;以第三方机构监督方式推进ESG管理提升;重视大型企业在ESG信息披露中的领头作用等。

2025年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基本形成

相较于国际,我国ESG的起步较晚,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自2002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后,中国ESG进入萌芽起步阶段,这时环境信息披露的特点是以“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建议为主。2009年之后,中国ESG进入到探索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发行了第一支真正意义的社会责任公募基金。此阶段,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更加明确、严格,ESG评价体系愈发引起社会各方重视,绿色金融体系开始布局构建,ESG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从2017年以来,中国ESG进入到深化提升阶段,环境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细化,上市公司全面披露成趋势。其中要尤其强调生态环境部2021年牵头发布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明确到2025年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基本形成。目前环境信息披露数据已经归集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之后还要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评价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环境披露制度改革。此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格式准则相关的一些工作也在推进。中国ESG评价标准中的E(环境)是短板,当环境信息披露这套制度建立起来,很多问题下一步捋顺之后,有助于深入推进ESG评级工作。

ESG需进一步在数据上下功夫

目前ESG在国内还面临一些挑战:我国对ESG体系研究的社会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有限,我国虽然有较多机构和组织推出自己的ESG报告,但市场认可度不高;对ESG理念的定义并未达成共识,相关研究不足,目前国内外对ESG均没有统一的权威定义;企业对可持续投资理念仍贯彻不足,ESG投资产品规模和数量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国内外对企业ESG的评级过程均不够透明,缺乏独立性,导致结果存在偏差。下一步,我国ESG需要进一步在数据上下功夫。数据质量方面,应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环保监测监管数据开展ESG评级,例如使用好符合国家监测规范的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数据;监管方面,进一步完善ESG评价体系设计,推动量化可比的ESG信息披露框架指引性文件出台;深化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构建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等。口述 董战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 整理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